聂守军:甘愿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(讲述·弘扬科(2)

来源:黑龙江农业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6月01日 18:20:3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一个好的农业科研人,不光要做出成果,更要服务好老百姓” “但我从小就是个要强的人,越是困难越是要迎难而上。”聂守军说。他每天早出晚归,

“一个好的农业科研人,不光要做出成果,更要服务好老百姓”

“但我从小就是个要强的人,越是困难越是要迎难而上。”聂守军说。他每天早出晚归,风里来雨里去,只为随时掌握水稻长势,及时捕捉不同植株的独特性状,真可谓“早上一身露水,中午一身汗水,晚上一身泥水”。

(责编:袁勃、牛镛)

从2014年开始,聂守军成为黑龙江省科技厅任命的一名科技特派员,负责联系绥棱和绥滨两个水稻种植大县。“有一年‘五一'假期,本来说好我们一家三口去看场电影,结果还没出门他就接到电话,绥滨县一个农户的水稻秧苗得了‘立枯病',他拿起大衣就出发,3天后解决了问题才回来。但这时假期已经结束,女儿也已重返校园。”聂守军的爱人闫春艳说。

水稻试验田在30多公里外的郊区,为了下地方便,聂守军花了半年工资买了一辆摩托车,信誓旦旦地跟爱人说是为了接送孩子上学。

直到2007年秋收的一天,割了一上午稻子,大伙都已筋疲力尽。晌午时分,聂守军啃着馒头在田间踱步,“突然发现有一行水稻长势特别好,当时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,这就是后来的‘绥粳18'。”

参加工作20多年来,聂守军和团队选育的以“绥粳18”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品种,累计推广面积达1.4亿亩,增产稻谷近76亿公斤。“还有奋战在水稻育种一线的其他同事,相继选育出了‘龙粳31'等优良品种,国产水稻品种更丰富了。”聂守军自豪地说。

“我何尝不疼爱自己的孩子,又何尝不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”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2年01月19日 06 版)

欣慰的是,随着年龄增长,女儿聂鑫逐渐对父亲多了份理解。2015年高考后,她填报了爸爸的母校东北农业大学,聂守军嘴上虽没说什么,却偷偷躲出去流下了眼泪。

聂守军:196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,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质育种所所长、研究员。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及课题20余项。参加工作20余年来,他和团队选育出以“绥粳18”为代表的一系列优质、抗逆、广适的水稻新品种,累计推广面积达1.4亿亩。2021年,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,他参与的合作项目“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”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。

碗里还剩了一些米饭,女儿却把筷子一撂,嚷着要看动画片。聂守军很生气,批评女儿不懂得珍惜粮食。女儿吓得躲进妈妈怀里哇哇大哭。聂守军不语,端起碗来把剩下的米饭吃干净。

今年元旦假期,聂守军给远在千里外的女儿发了一条信息,“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把成果留在农民家',甘愿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--这当是我们父女俩不变的初心,爸爸与你共勉。”

文章来源:《黑龙江农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ljnykx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1/526.html



上一篇:聂守军:甘愿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(讲述·弘扬
下一篇:「大国粮仓」动画丨1600亿斤!黑龙江坚决当好维

黑龙江农业科学投稿 | 黑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| 黑龙江农业科学版面费 | 黑龙江农业科学论文发表 | 黑龙江农业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黑龙江农业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