聂守军:甘愿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(讲述·弘扬(2)

来源:黑龙江农业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6月01日 01:11: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让聂守军最为遗憾的是,在女儿长大成人的这20多年里,缺席了她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。“高中的时候她胳膊上长了一个血管瘤需要做手术,我也只是抽

让聂守军最为遗憾的是,在女儿长大成人的这20多年里,缺席了她人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。“高中的时候她胳膊上长了一个血管瘤需要做手术,我也只是抽空过去看了一眼。这么多年来,我也只为她参加过两次家长会,一次是小学一年级开学,一次是高考后填报志愿。”

碗里还剩了一些米饭,女儿却把筷子一撂,嚷着要看动画片。聂守军很生气,批评女儿不懂得珍惜粮食。女儿吓得躲进妈妈怀里哇哇大哭。聂守军不语,端起碗来把剩下的米饭吃干净。

“但我从小就是个要强的人,越是困难越是要迎难而上。”聂守军说。他每天早出晚归,风里来雨里去,只为随时掌握水稻长势,及时捕捉不同植株的独特性状,真可谓“早上一身露水,中午一身汗水,晚上一身泥水”。

人物名片

“有了孩子后,她既当妈又当爹,养育女儿、操持家务、照顾老人,吃了太多太多的苦。没有她的付出,也不会有我现在的成绩。”聂守军边说边瞅了一眼爱人,一旁的闫春艳早已泪流满面。

1969年,聂守军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个农村家庭。“那时候日子很苦,我从上小学开始就下地干农活。最苦的是三伏天割麦子,几天工夫,就晒脱一层皮。”聂守军说。

“一个好的农业科研人,不光要做出成果,更要服务好老百姓”

学校农学专业81个人,包括聂守军在内只有4个人选择了育种行业。“受困于种质资源有限和技术手段落后,那时全省一年才审定20个左右的水稻品种,许多人在育种一线奋斗一辈子,都不一定能育出一个品种。”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刘娣说。

“在基层待得时间久了,大伙不再生分地叫我‘聂教授'‘聂所长',而是亲切地喊一声‘聂水稻'。”聂守军说,这是他所获得过的所有荣誉里最值得珍视的一个。几年下来,聂守军通过技术服务累计在帮扶地区推广水稻新品种、新技术20多项,带动农民增收3.8亿元。

来源:人民日报

水稻育种要经历一个“大浪淘沙”的过程,失败是家常便饭,成功反而难得一见。

“结果直到孩子上大学,我都没有接送过她一次。”聂守军又是愧疚一笑,“我还记得,她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作文,她写的作文题目是:我的爸爸是个农民……”

都说科研工作要“板凳甘坐十年冷”,这冷板凳,聂守军何止坐了10年?虽然其间也有几个品种通过审定,但因为品质不高,很快就被市场淘汰。

作者:本报记者 ?郝迎灿

“那时孩子才6岁,头一次冲她发这么大火。”10多年过去,聂守军仍觉得愧疚,“我从小在农村长大,最疼惜的就是粮食。”

聂守军在实验室观察培养苗。   资料照片

文章来源:《黑龙江农业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ljnykx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1/525.html



上一篇:“书香助振兴 收获新希望” 黑龙江省助农读书活
下一篇:聂守军:甘愿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(讲述·弘扬科

黑龙江农业科学投稿 | 黑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| 黑龙江农业科学版面费 | 黑龙江农业科学论文发表 | 黑龙江农业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黑龙江农业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